
会员
比翼双飞在人间:波兰文学和汉学研究文集
更新时间:2025-04-25 18:01:29 最新章节:波兰当代的卜弥格
书籍简介
本书收集了改革开放以来,作者在国内各种刊物和文集上发表的一些关于波兰文学、波兰汉学研究的主要论文,以及作者为几本波兰文学译著所作的序言。在波兰文学研究方面,这些文章包括对波兰古典和现代文学中一些主要的文学时期、流派、重要的作家和作品的研究和介绍,波兰文学和中国文学的比较以及波兰现代文学理论的研究。这些文章充分反映了作者的独到见解,本书是一部了解波兰文学创作成就必不可少的参考书,为国内对波兰以及中东欧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波兰的汉学研究方面,收录的文章主要是对波兰17世纪中叶来华的波兰耶稣会传教士卜弥格向西方介绍中国古代文明成就的研究,此外还有波兰自古以来社会各界人士和中国的友好交往以及波兰当代著名汉学家、卜弥格的研究专家爱德华·卡伊丹斯基的介绍,这都有利于增进中波两国的文化交流和传统友谊。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振辉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20世纪,西方小说出现一种百科全书化趋向。它是在传统经典小说衰落之后,对小说艺术无限可能性进行实验的可贵成果,也是西方小说在当代知识体系中寻找自身价值的有效尝试。本书通过对具有百科全书特征的叙事文学的溯源分析,以及对当代相关学者理论与创作实践的考察,界定当代西方小说百科全书化趋向的范畴,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其中,博尔赫斯、纳博科夫、卡尔维诺、艾柯小说创作中的百科全书化趋向尤其典型,影响深远,不仅小文学21.2万字
- 会员路遥小说是被传播数据和接受实例一再证实的温暖励志的传世之作。路遥的作品数量有限,创作也有一定局限,但在传播和接受层面却超越当代许多作家,形成数量庞大的“路遥族群”和言说不尽的“路遥现象”。本书以路遥的生平研究和史料辫析为基础,通过考察大众传媒(纸媒、广播、影视等)对路遥小说的传播、编辑工作与路遥文学创作的双向互动、读者对路遥小说接受的数据和实例,再结合路遥小说的文本细读,侧重于在读者层面考察、思考文学21.2万字
- 会员本论文集选收作者论文45篇,其中三分之二写于退休以后:1999—2014年。本论文集有以下特点:一、时代特征比较突出:新时期以来文学观念的变化极大地拓宽和加深了古代文学研究空间,在以揭示人的感情世界和心路历程为中心的基础上,多层面、多角度和多种手段并用地展开研究,从而使这些论文具有全新的面貌。二、创新性特征比较突出:有些论文提出了一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观点,有些论文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思维定式,为有文学45.6万字
- 会员研究是一种价值预设。对中国晚近三十年散文演变进行追踪调研,深层的意指,是对晚近三十年中国社会转型间民生众相、精神状态、民族灵魂、人格思想的深度调研,也是对中国当代散文研究相对边缘化、有限性的某种纠偏。“精神生态”是作者确认的散文演变场域,并从“精神向度”“精神表意”“精神复归”“精神多元”“精神守望”“精神碎片”六个维度勘探创作主体即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状态、关联的社会存在和文化思潮裂变。研究过程中文学25.5万字
- 会员全书分为上下编,上编侧重网络文学批评的历史呈现,从文本形态、批评主体、传播方式等角度,对网络文学批评做了系统的分析;下编则侧重以批评理论解读网络文学批评观念、批评标准、批评功能、批评影响力。同时,本书的导言强调网络文学必须入正统文学史,结语又对网络文学批评做了进一步追问,对于当代中国网络文学研究来说,批评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欧阳友权教授长期从事网络文学研究,是当今学界网络文学方面研究权威。文学26.9万字
- 会员本书以“文学中的城市”为主题,展开“十七年”(1949—1966)文学的城市表述研究。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考察“社会主义文学”与“城市”这个资本主义“场域”之间冲突、顺应、分野的意识形态聚合过程,进而探求一种“社会主义城市”的文学表述。尽管在这种表述背后,暗藏着“革命之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矛盾性和内在焦虑,却是从中分析中国社会主义遗产和教训的绝佳视角。文学17.2万字
- 会员本书对王嘉及其《拾遗记》进行了宗教本位和文学视阈相结合的综合考察。具体而言,书中对王嘉的籍贯和卒年进行了考证,对其交游和著述作了深入的探究,并从儒、释、道及谶纬之学四个方面对王嘉的思想进行了全方位的观照。对《拾遗记》的研究首先是梳理了历代官修、私修书目对《拾遗记》的著录,并对《拾遗记》的版本及体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次是对《拾遗记》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等的专题研究,涉及到了《拾遗记》中的女性、神话,文学12.4万字
- 会员《中外文论(2017年第1期)》共分六个栏目。“名家理论研究”聚焦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文艺理论名家的文艺理论研讨。本期的文章主要围绕陈独秀、方东美、梁宗岱及朱光潜四位理论家来展开,内容涉及其文学理论、诗学理论及文化人格等方面的问题。“文艺基础理论”栏目则主要偏重现当代文论中的重要问题的多视角展示,主要涉及典型论的泛化考论、文论关键词“变”的研讨、自传叙事模式研究等问题。“古代文论研究”则延续了一贯的关文学31.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