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城市规模体系演进研究
更新时间:2024-05-22 15:27:42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张。那么中国城市规模体系是如何演进的?是否服从Zipf法则、Gibrat法则或DPLN分布?首先,本书分析了不同时期世界、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不同收入国家和洲际城市人口和不同规模城市数量的分布,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模分布状况。其次,本文运用新经济地理理论考察了城市体系服从Zipf法则与Gibrat的形成机制。再次,本书利用1990—2013年地级市数据,分别从自然因素、工资差异和集聚经济三个视角分析了城市规模影响因素,并通过城市总人口、市辖区人口、非农人口和建成区面积四个指标考察城市规模,对中国城市规模体系是否服从Zipf法则、Gibrat法则和DPLN分布进行检验。最后,本书从政治因素、公共服务因素和集聚经济因素三个方面解释中国城市体系出现偏差的原因。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09-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英杰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分析了加快新质生产力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要求。本书首先深入分析新质生产力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任务;然后围绕人工智能、数据要素、新型工业化、共同富裕等主题,阐述新质生产力发展如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包括理论层面的分析和实践路径设计;最后围绕深化改革主题,阐述如何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重点包经济18.5万字
- 会员本书分析了世界文化产业与经济政策有效融合的代表性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日本的发展经验,总结了各国文化产业政策的背景、内容和实施效果,以期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借鉴,最后对中国文化产业市场化融资和政府产业政策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经济17.1万字
- 会员本书将新结构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环境保护、气候变化领域,首先阐述“一带一路”建设实现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强调“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在指导和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方面的作用;然后以联合国、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指南为基础,详细介绍绿色园区、绿色项目的评估工具和应用案例;最后介绍数字化技术给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及全球新格局下的挑战与应对。经济14.6万字
- 会员《国富论》是第一部引起公众关注的经济学著作。本书为英文版。作者亚当·斯密被誉为“古典经济学之父”,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创立者,他强调自由市场、自由贸易以及劳动分工。《国富论》是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该书基于小政府理念和公民自由追求自身最大利益的原则,为国家繁荣提供了一套至今未被超越的方案。它无需读者具备相关知识背景,即便过了200多年,它依然能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提供宝贵的启示。经济38.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