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男”“剩女”:适婚人口的初婚风险在线阅读
会员

“剩男”“剩女”:适婚人口的初婚风险

孙炜红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人类学/人口学10万字

更新时间:2024-03-25 15:51:38 最新章节:封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探究我国适婚人口初婚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由于“剩男”问题与出生性别比失衡紧密相连,在宏观层次上,本书基于我国历年的宏观人口统计数据,运用修正后的婚配性别比法和理论男婴富余比方法,度量我国初婚市场整体的婚姻挤压水平,从而为初婚风险研究提供宏观背景。在微观层次上,我们首先将初婚风险的个体和家庭影响因素系统性地划分为家庭先赋性因素和后天自致性因素,然后利用2010年与2014年两次中国家庭跟踪调查(ChinaFamilyPanelStudies,CFPS)数据和事件史分析方法刻画它们的影响大小,同时运用相关的婚姻理论来解释背后的作用机制。
上架时间:2022-04-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孙炜红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在全面总结自然灾害时期国家人权义务国际标准和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自然灾害下国家人权义务的层次、内容、范围以及原则,从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层面对中国政府履行自然灾害时期的人权保障义务提出了新对策。本书从人权角度研究自然灾害,改变了国内灾害研究和实践中惯用的人道主义视角,避免了人道主义视角的内在局限性,改变了国家传统的防灾减灾观念,为自然灾害研究和中国自然灾害治理实践提供了新路径。
    廖艳社科23.2万字
  • 会员
    本书从“人的城镇化”理念出发,沿着“农业转移人口宏观特征与市民化态势(背景态势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制度障碍(宏观需求分析)→农业转移人口的需求与市民化影响因素、机制(微观需求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制度创新(供需匹配)”这一政策和制度供需分析链条,将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置于可持续生计发展框架中,系统探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深入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
    江立华等社科20.4万字
  • 会员
    本书基于我国现代城乡人口流动的大背景,以广西南宁所辖一个壮族村庄为主要切入点,运用多点田野及人口流动民族志等方法,既从流出地的视角探讨人口外流对原空间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又从流入地的视角分析流动者在新空间的适应过程,同时讨论空间分离背景下的实践者如何利用传统和现代的方式加强彼此的联系与沟通。
    李虎社科25.7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研究成果的汇编。书中按照研究主题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概述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与社会融合研究的理论基础、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国内外经验及服务模式创新;第三部分涉及流动人口的就业、健康与社会保障等内容;第四部分主要包括户籍制度改革、新型城镇化与人口流动迁移等内容。
    刘金伟主编社科15.9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宏观层面的生育形势和微观层面的家庭生育决策两个方面回应“为什么中国当下的生育水平偏低;生育政策调整能否提升生育水平;生育率的适度区间是多少;生育数量回升到什么水平才能促进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等相关命题,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完善我国生育政策、构建家庭政策相关建议。
    薛君社科14.2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人口分析技术的核心内容生命表、总和生育率等人口测量方法为起点,全面系统介绍队列要素和孩次递进人口预测模型构建与应用细节。以实际研究问题和研究课题为案例,对人口预测的基础数据、预测模型、参数估计和误差来源等进行深入分析,使研究成果具有可重复和可检验的特征。书中将实际研究问题、真实研究案例、人口预测算法和独立知识产权人口预测软件开发与检验作为一个整体,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和理解人口预测的技术细节和科
    王广州社科15.7万字
  • 中国人口从2022年开始进入负增长阶段,以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为标志,中国已经进入国际上公认的中度老龄化阶段。人口新常态对经济发展最突出挑战表现为劳动年龄人口众多和持续增长的特征趋于消失,传统人口红利式微。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要求通过挖掘传统人口红利潜力和开启人才红利,加快培育新人口红利。作者蔡昉基于对中国人口经济的长期研究,通过分析和判断当下最新人口变化的重要趋势性特征,
    蔡昉社科18.9万字
  • 会员
    本书聚焦于热点社会经济议题——“老龄化”问题,创新性提出了“动态人口红利”概念,驳斥了“老龄化”使得中国“人口红利”消失观点,强调转变单纯以劳动人口数量衡量人口红利的观点。更是提出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于大力发展老龄化产业,其中主要包括老年人旅游业、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动态人口红利”理论还分析了对于延长劳动年龄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对于当下中国进行养老制度改革建立更具有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
    熊必俊 郑亚丽社科28.8万字
  • 会员
    本书从个体及其家庭层面构建了就地就近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的生计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框架,并利用西安交通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2016年10月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宁强县所获取的一手调查资料,深入系统地分析了中西部地区就地就近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生计现状、生计策略选择及其影响,试图全面揭示不同代次、不同市民化阶段和不同区域的农业转移人口所面临的生计问题,并构建农业转移人口生计恢复
    杜巍 车蕾 吕锋社科10.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