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蹈之魂 (“创新报国70年”大型报告文学丛书)在线阅读
会员

高蹈之魂 (“创新报国70年”大型报告文学丛书)

毛眉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纪实文学11.2万字

更新时间:2023-02-15 17:31:23 最新章节:丛书出版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向读者徐徐展开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的生平画卷。蔡希陶热爱着一切有生命的物种,探寻着植物世界的秘密,具有文学家的激情浪漫、艺术家的奇思妙想、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是中国植物标本采集的先驱者,致力于把学术论文写在大地上。青年的蔡希陶告别京城,走向云南原始森林,在战乱的万难中,创建了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年的蔡希陶,像一个拓荒者,扎进热带雨林,创建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晚年的蔡希陶,以一双发现者的眼睛,发现橡胶林,发现龙血树,发现望天树……每一次发现都让他“漫卷诗书喜欲狂”。蔡希陶,有着澎湃之血,赤子之心,高蹈之魂。
上架时间:2020-01-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毛眉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讲述了十五起因“财迷心窍”而发生的刑事案件。作者将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真实地再现了案件发生的场景,生动地描绘出犯罪分子一步步走向犯罪的心路历程,以及由此引发的发人深省的血的教训。
    丁一鹤文学13.5万字
  • 本书是一部非虚构文学力作,也是一部战争史书,瑞典作家、历史学家皮特·恩格将目光投向那些被遮蔽的小人物——通过23个来自不同阶级、国家、阵营的普通人的战时经历,再现了那些更接近历史真相的“一战”故事。战争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在那个狂热的年代,几乎每一个人都期待过战争。许多人死在不为人知的地方,许多人在分食苦果,他们有过希望、愤怒、同情、悲哀,最后变成了故纸堆中的数字——他们是谁?他们不是操控战争的人,
    (瑞典)皮特·恩格伦文学40.7万字
  • 会员
    长篇纪实散文。《沙卜台:无锁的村庄》,无论选材视角还是乡土美学的独特建构,都称得上是一部具有史性价值和超越意义的精品力作,其所呈现的乡村图景、情感归依、社会变迁及文化记忆,浸透着中国传统村庄特有的人文底蕴和生命哲学,有一种别具一格和令人沉醉的诗性之美。
    胥得意文学14.6万字
  • 会员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大航海的鼎盛时期,各国对极地探险都跃跃欲试,这样的雄心不限于英国、挪威、美国等发达大国,就连海事传统薄弱的比利时也想通过地理发现提升国民自信。1897年8月,比利时男爵兼探险家德·热尔拉什带着荣耀的梦想登上“比利时号”,从安特卫普港盛大出航,前往未知的地球尽头:冰冷的南极大陆。德·热尔拉什的计划很快就会出错。经历了一次近乎叛变、一次近乎沉船和一场真正的死亡后,“比利时号”在
    (法)朱利安·桑克顿文学23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报告文学的方式记录了影响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些重案要案,介绍了犯罪分子的违法犯罪事实,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了犯罪分子的犯罪动机以及他们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作者将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真实地再现了案件发生的场景,生动地描绘出犯罪分子一步步走向犯罪的心路历程,以及由此引发的发人深省的血的教训。本书为广大法学工作者提供了研究的实际案例,对于完善我国法制建设、提高社会治安具有一定的意
    丁一鹤文学11.9万字
  • 会员
    作者潘奕霖,采访了卢静、康辉、叶蓉、史小诺、郎永淳、瑶淼、凯叔(王凯)、鲁健、邵圣懿、尼格买提等知名主持人,深入挖掘每个人的青葱岁月、入行苦乐、创业艰辛、生活所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均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也就是原来的北京广播学院,他们对自己的母校,尤其是“广院”两个字有很深的情结,这也是本书书名的由来。这是一场关于青春、梦想、困惑与抉择的对话,欢迎热爱、向往播音的你加入,与10位优秀主持人相约
    潘奕霖文学16.5万字
  • 会员
    一部深刻揭露和缅怀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的纪实文学作品。本书通过详实的史料、生动的叙述和深刻的反思,再现了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中国人民在极端困难与苦难中展现出的坚韧与不屈。以时间为线索,详细描绘了南京城在日军铁蹄下的惨状。从城垣的攻破到街巷的肆虐,从无辜平民的屠杀到妇女儿童的凌辱,一幕幕血淋淋的历史画面在书中得以真实再现。同时,作者还通过采访幸存者、查阅历史档案等方式,收集
    高广深文学9.2万字
  • 会员
    全书收入的30多个真实案例,居然有10多个案例是与情感有关,一个“情”字,毁了多少才子佳人、高官俊杰?因财犯罪也占相当份额,有的胆大包天虚开增值税几十个亿,有的挪用贪污巨额公款、中饱私囊。还有家庭暴力案件、沦增值道德案件、集次诈骗案件、受辱女警官激愤杀人案件,全书所披露的案例,令人触目惊心,给人强烈震撼,给人以血的警示。作者利用在首善之区的北京法院从事宣传工作的特殊便利,每日耳闻目睹的是千奇百怪的
    丁一鹤文学24.7万字
  • 会员
    人们将问题诉诸法律时,就是在经历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二十五年的职业生涯中,作者见过在遗嘱中留下破绽来表达不满的老人;见过护夫心切,甘冒风险作伪证,却在发现被背叛后倒戈的妻子;也见过为家庭奉献了半辈子,明面上是要收回房屋,实际上只是想要家人支持她情感选择的姐姐……这些故事之所以让人感叹,正在于无论是诉讼的哪一方,都不是突然有一天就坐到那个位置上的……作者从其律师视角出发,洞悉了人性的挣扎与人心的渴望
    (韩)曹祐诚文学7.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