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自尊的伦理学:在卢梭和罗尔斯之间
更新时间:2022-11-18 15:06:19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书籍简介
本书从罗尔斯对卢梭的自尊概念的解释出发,阐释自尊的伦理学中的“自尊”一词的内涵和意义。通过分析自尊概念在罗尔斯的《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和《万民法》中的重要性,揭示在罗尔斯的国内和国际正义理论中,自尊一方面作为正义感的源头为正义社会(或万民社会)的产生和维系提供了道德心理学基础,另一方面又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善得到正义社会(或万民社会)的公平平等的分配,正义社会(或万民社会)因此又反过来为避免自尊的腐败、维持自尊的健康提供了制度保障。因此,所谓自尊的伦理学,既是基于自尊的伦理学又是为了自尊的伦理学,它体现了自尊和正义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揭示了道德心理和政治制度之间的相互作用。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04-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在对日本近代关于“公德”的政令文件、学界研究资料等进行搜集、整理的基础上,全面梳理并研究了日本近代公德的流变根据,厘清了日本近代公德水平快速提升的学术理论依据及实践经验,为更好地理解我国近代哲学家的道德论,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对于我国的公德建设也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哲学13.6万字
- 会员本书以空间伦理的重构为根本问题,对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空间伦理的一般规定性进行了哲学阐释,指出空间伦理即人类在空间实践中以善的价值为核心并形成的规范性关系秩序。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空间伦理生成于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以空间存在与空间伦理的辩证关系为依据,进一步考察了空间伦理的具体实践形态,主要集中在微观层面的身体空间伦理、中观层面的城市空间伦理和宏观层面的全球空间伦理。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空间伦理与哲学16.6万字
- 会员《二十四不孝(TAXI夜话)》主要内容:“百善孝为先”是古代中国的普世伦理观;同时,古代人对于普及这种美德的教养手段,也做了传播“二十四孝”故事这种最佳的优选。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用来做少年儿童的启蒙教材、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以后,又有人刊行了《二十四孝图诗》、《女二十四孝图》等,流传甚广。在传统建筑物和手工艺品上的木雕、砖雕和刺绣上,随处可见二十四孝题材的精美图哲学11.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