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考古浙江:万年背后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2-07-08 11:34:56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为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用26篇文章回顾和描述了浙江考古的人和事。生动展示了浙江省多项重要考古的具体过程。包括上山文化考古发掘、余姚井头山遗址考古发掘、跨湖桥文化考古发掘、河姆渡文化考古发掘、良渚古城的考古、印山王陵考古发掘、宋六陵考古发掘、吴越国考古发掘、上林湖考古发掘、王阳明故居考古发掘、兰若寺考古发掘等一系列浙江的重大考古活动。这些考古发现或实证中华5000年的文明史,或纠正了史籍记载的错误。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建设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考古学的典范。
上架时间:2022-05-31 00:00:00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马黎
- 会员良渚文明是中国第一个进入早期国家的区域文明,良渚古城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将良渚古城遗址载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一本记录良渚文明及其考古、申遗历程的大众读物,作者用“考古发掘式的写法”、从城墙、低坝、王陵这三块碎片集中展示了良渚文明的各个方面:复杂的王国古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利系统、超精微雕刻具有统一精神信仰内含的良渚玉器、良渚人的生活和生产;良渚考古80余年文物考古9.2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选取秦始皇兵马俑为典型案例,探讨“一带一路”沿线文物可以采取的虚拟复原技术。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本书重点讨论“一带一路”沿线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方案,针对以兵马俑为代表的刚体文物碎块确定三维数据模型,采取基于断裂面上多特征的碎块匹配方法,将相邻碎块进行匹配拼接,从而实现文物的虚拟复原,以此对“一带一路”沿线文物的虚拟复原进行技术可能性的探讨。历史7.8万字
- 会员2008年7月,清华大学从境外抢救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竹简,学界称之为清华简。清华简的内容多为早期的经史类典籍,其中除了可与《尚书》等传世古书对照的篇目外,更多的则是已失传两千年之久的前所未见的佚篇,对于准确认识先秦古籍的原貌、重建中国早期历史均有重要学术价值。清华简所带来的新知识以及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更新,已经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历史12万字
- 会员本书收录20世纪50年代至2003年期间新发表的魏晋南北朝墓志,墓志年代起三国之始,迄杨隋之末(220—618),共计231方。全书分为魏晋十六国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五个部分,每方墓志包括录文和疏证,注明图版刊载、录文著录和研究概况,并对墓志所涉史事作简单的考证和说明,是集资料性和研究性于一体的出土文献整理研究典范之作。历史32.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