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史学旅行:兰克遗产与中国近代史学
更新时间:2022-03-21 18:02:16 最新章节:三、坪井九马三与梁启超
书籍简介
本书讲一个文化跨国流传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两个不同地域、两种不同文化传统、两个不同时代之间。它讲德国十九世纪史学家兰克的思想,历经辗转传述,在二十世纪进入中国后,受与拒的曲折过程。兰克终身对抗抽象理论的历史哲学,坚持从历史现象、历史事实里了解各个欧洲国家的特质。史实与史料对兰克而言,有“科学”之外更深一层的意义,它们蕴含特定的政治取向,甚至有宗教的内涵。十九世纪后期,随着学术急速的专业化,兰克史学“求真”的面相被后人凸显出来,被人们以特定的方式崇拜着,他的史学思想被狭隘化。透过世纪转换期间里的史学方法论、史学史专书,兰克的科学形象在全世界传递开来。二十世纪伊始,兰克进入中国,在人们热情追求新社会、全心信仰科学的氛围里,他的治史方法在中国被辗转传述着,反映出国人心中殷切的期望,也呈现出现实中多重的局限。
上架时间:2021-09-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孝迁 胡昌智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收录了《竹添井井成书略窥》《早稻田大学藏五山版底本考》《何为文学遗产——就平安初期文学对中国古典籍之继承与私有化论》《对唐太宗时期文本的运用》《隋唐典籍之东传与日本古典籍对隋唐文学研究之价值》等文章。文化34.3万字
- 会员本书结合了中国古代通史和中外文化交流两个维度,以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发生的文化交流为主线,讲述中国历史变迁、中外文明互鉴与融汇,揭示中国在跨文明的互动、互融历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文化2.4万字
- 会员本书依托一手文本资料和档案史料,以“文明化”和范式转变为理论方法,对19世纪的三位来华德国人(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的“中国观”进行分析和梳理。在“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不远万里来华的德国人与中国之间迸发了怎样的文明碰撞,由此衍生了怎样的“文明化”范式参与历史进程?本书从这一视角出发为读者打开一个与历史、文明、精神相遇的空间,重现这段昨日辉煌世界里的中德文明交流及互动场景。文化18.7万字
- 会员《跨文化研究》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跨文化研究院组织编撰的综合性学术集刊,其主旨是瞩望人文,学宗博雅,拆解古今中西樊篱,汇通人文,“六艺”兼容;立足语言文学,却无学科本位,尝试将文学、历史、宗教、哲学、语言融于一体。书中以跨文化的方法和视野审视人类古今精神问题,通过对话与交流,致力于推进以中化西、中学西传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为拓展中国文化世界化的渠道,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做不懈的努力。文化23.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依托一手文本资料和档案史料,以“文明化”和范式转变为理论方法,对19世纪的三位来华德国人(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的“中国观”进行分析和梳理。在“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不远万里来华的德国人与中国之间迸发了怎样的文明碰撞,由此衍生了怎样的“文明化”范式参与历史进程?本书从这一视角出发为读者打开一个与历史、文明、精神相遇的空间,重现这段昨日辉煌世界里的中德文明交流及互动场景。文化交流18.7万字
- 会员《跨文化研究》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跨文化研究院组织编撰的综合性学术集刊,其主旨是瞩望人文,学宗博雅,拆解古今中西樊篱,汇通人文,“六艺”兼容;立足语言文学,却无学科本位,尝试将文学、历史、宗教、哲学、语言融于一体。书中以跨文化的方法和视野审视人类古今精神问题,通过对话与交流,致力于推进以中化西、中学西传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为拓展中国文化世界化的渠道,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做不懈的努力。文化交流23.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