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坝河流的水文生态效应及其生态修复:以三峡水库与长江中下游典型河段为例在线阅读
会员

筑坝河流的水文生态效应及其生态修复:以三峡水库与长江中下游典型河段为例

杨启红 卢金友 王家生等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工业技术水利工程16万字

更新时间:2021-04-30 20:31:57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系统总结了三峡水库及长江中下游水文情势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创新性,能够为筑坝河流的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全书共分7章,论述了长江中下游典型区域的环境变化及其生态影响(包括三峡水库、长江中游、长江口、洞庭湖、鄱阳湖等主要区域);分析了三峡工程建成后对库区环境、河道演变以及中下游江湖关系的影响;论述了水库建设运行对典型区域的水环境及水生态的影响;探讨了三峡水库对中下游的生态补偿方式,以及三峡库区和中下游重要湖泊等典型区域主要环境生态问题的监测方法等。
上架时间:2017-10-31 00:00:00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杨启红 卢金友 王家生等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在科技水平、现代设备和经济条件都十分有限的集体化时代,大型水利工程何以成为可能?本书以1958~1962年甘肃引洮上山水利工程的兴修为例,综摄大量一手档案、文献报刊、口述访谈等史料,对这一问题进行历史学的解答。本书勾勒了一个为引洮工程修建而结成的特殊的“工地社会”,描述工地上具体而微的各种生产与生活实践,以此来揭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体制特征与运行机制,呈现各种组织结构中活动着的人与制度、政策
    刘彦文工业29.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在科技水平、现代设备和经济条件都十分有限的集体化时代,大型水利工程何以成为可能?本书以1958~1962年甘肃引洮上山水利工程的兴修为例,综摄大量一手档案、文献报刊、口述访谈等史料,对这一问题进行历史学的解答。本书勾勒了一个为引洮工程修建而结成的特殊的“工地社会”,描述工地上具体而微的各种生产与生活实践,以此来揭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体制特征与运行机制,呈现各种组织结构中活动着的人与制度、政策
    刘彦文水利工程29.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