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汉娜·阿伦特的康德阐释研究
更新时间:2021-01-05 12:07:08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汉娜·阿伦特晚期的“心灵生活”研究对康德批判哲学进行了系统的、富有启发的阐释和发展,本书就围绕这一阐释展开。结合阿伦特前期的政治理论,本书首先分析了阿伦特康德阐释的问题背景,即艾希曼审判及其思想后果。阿伦特前期的政治理论以行动和公共领域为核心,以此为基础,《心灵生活》对思考活动、意志活动和判断活动进行了深入研究,而且对批判哲学也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和改造。本书也重点讨论了阿伦特的政治理论工作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领域的意义和反响。通过对康德政治哲学的阐释,本书将呈现出共同体、思想、道德、生命意义、政治判断和历史叙事之间的复杂关系,为当代政治哲学的理论建构提供有益启发。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陈联营
最新上架
- 会员第I卷论善,含13章;第II卷论道德德性,含9章;第III卷1-5章论选择的行为。这个部分构成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基本原理部分,具有最为重要的性质。译者基于自己组织的文本研读小组2005-2012的研读工作,以及读书组成员整理的阅读笔记,经过译者自2012-至2016年的整理及注释撰写工作而完成。文本正文部分将以希腊文、中文、英文三种语言,以尽可能切近希腊语原文的语言的形式呈现。哲学59.4万字
- 会员当虚无成为现代人生存状态的一种映象时,如何走出虚无主义的深渊便成为时代命题。本书系统梳理了尼采、海德格尔、马克思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克服虚无主义的理论和批判资源,为我们反思和克服虚无主义提供了思想借鉴。克服虚无主义是全球性问题,也是中国问题。虚无主义之于中国,不仅是问题危机的倒逼,也是责任担当的体现。克服虚无主义,需要理论逻辑的建构,更需要实践资源的探索。本书澄清了虚无主义的中国特征、影响程度和发哲学22.5万字
- 会员《符号》是法国著名哲学家梅洛-庞蒂的一些文章的结集,涉及语言、社会、理性、主体性等一些重要的哲学问题。通过这些文章,梅洛-庞蒂加入到了当时各种思潮的争论中,发出了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角度的声音。这些文章主要有:“间接语言与沉默的声音”、“论语言现象学”、“从莫斯到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哲学家及其阴影”、“爱因斯坦与理性的危机”、“成长中的柏格森”、“主体性的发现”、“评马基亚维里”、“胡塞尔与语哲学31.1万字
- 会员本书作者展示了如何建立一种科学的神话哲学的过程,亦即通过批判地考察由古至今的各种具有代表意义的神话观(比如把神话理解为纯粹的诗意发明、科学真理和宗教真理的扭曲或掩饰等等),表明神话本身已经是一种哲学思维,但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民族的自觉的发明,而是人类原初意识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运动在不同民族的意识中的反映。哲学20.5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你怎么证明喜欢我?”“你爱我的条件还是我本人?”“我们是注定在一起吗?”……恋人总爱问这些奇怪的问题。如果你给不出答案,对方一定会非常生气。可是,这些问题其实非常艰深——一个人本人真的和条件不同吗?什么又是“注定在一起”?这些其实都是延续了千百年的哲学问题。本书以恋爱为视角,通过恋人的十个经典提问,讲解十个基础哲学问题,涵盖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等哲学基本领域。原来,恋人们在认真追问的时候,常西方哲学17.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