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希罗多德历史·第一卷
更新时间:2020-09-16 17:11:43 最新章节:NOTES TO BOOK 4
书籍简介
希罗多德(约前484—前425)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兼作家。中国读者常常将他与写出伟大历史著作《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前145—前90)相提并论。司马迁子承父业,担任太史令,并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希罗多德同样用生动的笔触,将自己一生中远行时的所闻所见,以及波斯等国的历史记录下来,写成影响后世两千多年的书——《希罗多德历史》。古罗马著名的政论演说家西塞罗称希罗多德为“历史之父”(paterhistoriae),可以说,一点都不为过,正如司马迁可以作为“中国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历史》这本书中,主要记录了希罗多德听说的很多历史故事。的确,这与司马迁有相似之处。事实上,《史记》里也有很多故事都是司马迁听来的。但这并不妨碍司马迁成为伟大的历史记录者。正因为他的记录,哪怕是道听途说来的故事,也都是完整地被记录下来,并通过书籍形式,传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这本身不就是个奇迹么!设想没有司马迁的记录,则中国历史上的很多精彩故事,可能就会陷入黑暗之中,不被人所知。希罗多德在其书中记录了或者说口述了很多场战役、历史以及很多有趣的故事。也正是因为希罗多德的记录,才使得后世有了研究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基础,有了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料。希罗多德曾如此说,他之所以要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并传给后世,其目的就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为了使希腊人和异邦人的那些值得赞叹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它们的光彩,特别是为了把他们发生纷争的原因给记载下来”。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这本影响世界的书里,有很多故事内容都是他想象出来的,也有很多故事严重失真。但终究这是一本留给世界的最早的关于人类历史方面的记录的书,我们不读它,又能读什么呢?同理,我们不读司马迁的《史记》,来了解他所了解的哪怕是道听途说来的历史,又能读谁的呢?可选择的余地是没有的,因此,我们只能按希罗多德的历史眼光来看当时的人和事,只能按司马迁的历史眼光来观察他提供给我们的历史第一手资料,而别无他选。
上架时间:2013-06-01 00:00:00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欧美近现代史学科2016—2017年在国内完成的成果汇集。本书为系列文集的第1辑,共收入20篇文章,均是已发表过的。这些文章涉及欧洲研究、美国研究、中欧及中美关系研究领域,研究范围相当广泛,或属于国内前沿问题,或在传统研究领域内有所突破。这些成果结集出版,既是对过去研究的一种思考与总结,也有利于推动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继续研究。历史23.6万字
- 会员公元七世纪初的东罗马帝国,在内乱与外敌的双重重压下濒临崩溃。出身下层行伍的一介武夫福卡斯起兵作乱,虐杀了颇有武功的莫里斯一世后篡位自立。趁着帝国内乱,罗马宿敌萨珊波斯以替莫里斯复仇为由兴兵犯境,连战连胜,短短数年之内便攫取了帝国东部行省的大片土地。“新罗马”危在旦夕。危难之时,一代豪杰希拉克略在北非举起义旗,推翻暴君,加冕为帝,随后卧薪尝胆十余年,终于凭借着一场孤注一掷的全力反击扭转乾坤,反败为胜历史18万字
- 会员本书从社会历史学的角度,讲述了美利坚文明的历史起源,其在新大陆上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伴随其政治、经济发展的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成长历程,提供了研究美国历史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线索。历史0字
- 会员本书以“文明演进”的视角观察从远古至当代的世界历史进程,以时间为序,分五编叙述了农业文明在东方的兴起,蛮族入侵引起的文化交流,工业文明在西方的孕育,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道路上进行的各种尝试,以及高科技革命带来的人类社会的变迁。历史36.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