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在线阅读
会员

人格

王世洲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哲学伦理学17万字

更新时间:2020-06-04 12:30:50 最新章节:Privacy and Press Freedom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是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与联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洪堡大学的教授,在德国DAAD资助下,对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性概念进行系列研究的一个成果。来自宪法学、民法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文学、心理学、哲学、宗教学、艺术学等十几个专业的中国与德国教授,共同对"人格"这个概念进行了多学科、多文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研究与讨论,由此形成了这部论文集。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可以通过这部论文集,很轻松很清晰地观察到"人格"概念的多个侧面,从而形成对"人格"概念的完整理解。这不仅对有关学科的研究与进步具有重要的基础理论意义,对于对此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来说,也能够提供丰富的知识与精神的熏陶。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4-06-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世洲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选择《小熊维尼》《彼得·潘》《驯龙高手》等9部具有代表性的英国经典童话作为研究对象,致力于揭示童话在儿童伦理道德观念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全书结构合理,思路清晰,既能让读者对于童话的伦理教诲功能形成整体认识,又能帮助读者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具体的童话作品。
    李纲哲学17万字
  • 会员
    本书从死亡之思的缘起、死亡之思的表达、死亡镜像与生命之美、死亡真相与理性认识、死亡信仰与终极祈愿、向死而善的逻辑、向死而善的理念及启示等方面,探讨了“向死而善”在“死亡之思”中的伦理学意义及其在生死教育中的实践价值。
    雷爱民哲学20.3万字
  • 会员
    关于爱和生命意义的议题,经常沦为心灵鸡汤类书籍的消费对象,本书试图对其进行严肃的哲学探究。基于对当代分析伦理学相关研究的批评和发展,本书提出一种“爱的共情”的爱的理论,并论证爱的价值构成一个人的生命意义。希望本书在推进相关研究的同时,为当代人思考对自身实践生活至关重要的价值,提供一些助益。
    谭杰哲学12.5万字
  • 会员
    究竟什么样的婚姻才是幸福的?著名哲学家罗素认为人类的婚姻与性道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其内容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历史上,关于性的知识一直是禁忌或处于灰暗地带。罗素主张让年轻人获得健康、正面的性教育,从而使他们对婚姻与爱情有一个严肃认真的态度。他认为幸福的婚姻应满足一些条件,比如夫妻双方都感受到完全的平等、不干涉彼此的自由、身心完美地融合、价值观相似……关于爱情、性、婚姻、家庭、试婚、离婚
    (英)伯特兰·罗素哲学11.2万字
  • 会员
    本书梳理了人性理论在西方早期的起源、发展和演变,探究各种人性理论背后的形而上学基础,揭示其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理论意义,思考和评价其得失。本书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入手,探讨近代人性论形成的主要动因以及转变的契机;通过对自然法理论、早期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人性论的探讨,阐释了近代人性论的出发点、理论架构、基本内容、特征以及演变过程。
    尚新建 杜丽燕哲学38.1万字
  • 会员
    《伦理与文明》是全面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建设问题的连续出版物(集刊),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省伦理学与精神文明建设基地主办。本辑分为五个部分,既有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西方现代伦理思想、儒家道家思想等基础理论的分析,也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建设等实践的探索,对于深入探究中西方的伦理学基础理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现实
    贾英健主编哲学14.6万字
  • 会员
    《应用伦理研究》为西南大学道德哲学与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合办的学术集刊。该集刊前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的《中国应用伦理学》。该集刊致力于推进道德哲学基础、中国道德哲学、外国道德哲学、应用伦理学研究和特色伦理话题的研究。本辑有五个栏目:伦理学基础理论、中国伦理思想、西方伦理思想、应用伦理学、书评,共18篇文章。
    崔延强 甘绍平主编哲学16.3万字
  • 近年来,关于流行艺术家的不当言论和行为,甚至某些犯罪行为的揭露比比皆是。加上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公众对曾经喜爱的艺术家隐藏的生活开始保持警惕和批判的目光。艺术家的道德生活会影响其作品的审美价值吗?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失德艺术家?以及,还能欣赏他们的作品吗?在本书中,作者运用哲学工具,为这一困扰我们的伦理问题提供了敏锐的洞察。作者认为,艺术家的道德生活不仅会影响公众对其作品意义的解读,而且还会影响
    (美)埃里克·豪陶洛·马瑟斯哲学9.8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伦理学为视角和理论基础,以商业广告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了广告的本质属性、社会功能及其伦理意义;从广告的经济利益和社会伦理责任入手,阐释了不同广告行为主体对广告伦理的影响,并深入解析了广告伦理缺失的种种表现形式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道义论理论基础上对广告的伦理规范提出了若干个广告伦理原则;最后从社会整合的角度探讨了广告伦理的实现途径,为商业广告伦理学科体系构建提供了一些独特的分析视角和富有建
    徐鸣哲学17.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套丛书由著名院校著名学者倾心撰写,旨在提高国民的人文素质,普及社会科学知识。此系列书涵盖一级学科共24种,每种书均包括学科产生背景、研究对象、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学科价值及学科发展到今天的一些前沿问题。做为学术普及读物,此套丛书获首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2005)、全国输出版优秀图书奖(2004)、全国青年优秀读物一等奖(2003)、国家图书奖提名奖(2003)、全国优秀畅销书奖(2002);
    何怀宏伦理学13.3万字
  • 会员
    《论人的尊严》是皮科·德拉·米兰多拉在23岁(1486年)时写就的一篇长篇讲演稿。是年,皮科就宗教、哲学、自然哲学等方面提出了900个论题,试图在罗马大会上进行讨论,最终,大会因教皇的反对而搁浅,但这篇为开幕式准备的演讲稿却声名远扬,被誉为“文艺复兴的宣言”。在这本小册子中,皮科赞颂人是自由的造物,能认识并能管理一切存在物。他提出,人的尊严来自于人的形象并未被先天地规定下来,而是可以通过道德自律、
    皮科·米兰多拉伦理学2.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