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区域金融稳定及其预警问题研究
更新时间:2020-04-07 10:32:13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金融稳定,并非新鲜的话题,但在金融全球化日渐深入与世界经济、政治局势动荡的当下,似乎又是一个无法避开的话题。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金融风险跨区域传导也越来越容易,区域性金融危机向周边扩散有了更多更快的途径。无论是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还是2009年爆发的欧债危机,甚至英国脱欧、美国大选,区域性不稳定因素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对世界金融局势的稳定造成的影响也远比从前深远。金融一体化要求各区域间的相对稳定,从根本上来说,各个区域的金融稳定相互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因地制宜构建区域金融稳定预警体系加强风险防范并针对性地做好预案刻不容缓。本书共分为九章,结合理论基础、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具体探讨了如何实现区域金融稳定。首先,在借鉴金融风险管理理论、金融危机理论和区域金融稳定性理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从全局金融稳定细化到区域金融稳定,详细地介绍了金融稳定的含义、特征以及区域金融稳定与全局金融稳定的异同所在,通过二者的辨析试着为后续提出针对性更强的应对措施提供一定的帮助。接着以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为例,对金融风险的传导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爆发地过程、传导途径和对区域周边及世界金融局势造成的影响。更进一步地,我们以美国、英国和日本各自所采取的试图应对区域金融风险问题的措施,包括法律法规、金融政策、金融监管模式、金融机构设置等为例,详细介绍并比较了这三个发达金融国家在区域金融风险防范上的异同以及这些引起这些差异的内在原因。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入了对区域金融预警体系和构建区域金融预警模型的介绍,在综合考量北京的特殊性后,对北京地区的金融稳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选取与北京区域金融稳定具有高度相关性的金融经济指标,构建相应的风险预警模型,并尝试就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北京区域金融稳定提出了几条建议。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飞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参考国外相关经验教训,总结我国金融体制相关政策制度与法规,采用案头调研、现场调研等方法,分析了我国国家金融安全领域的现状和问题,并针对如何防范银行挤兑、实施资本市场机制改革、构建系统性风险的预警体系和构建国家金融安全边界给出了对策建议。管理18.5万字
- 会员本书结合具体实例讲解了金融大模型开发的核心知识。全书共12章,讲解了大模型基础、大模型开发技术栈、数据预处理与特征工程、金融时间序列分析、金融风险建模与管理、高频交易与算法交易、信用风险评估、资产定价与交易策略优化、金融市场情绪分析、银行应用大模型开发实战、区块链与金融科技创新和未来金融智能化发展趋势。管理13.2万字
- 会员本书以ChatGPT为核心技术,结合Python编程和金融领域的基础知识,介绍如何利用ChatGPT处理和分析金融大数据,进行预测建模和智能决策。管理11.3万字
- 会员本书以国际证监会组织历年发布的、与基金有关的各份最终报告和相应的国际实践为参照,聚焦基金治理的核心逻辑和具体细节,对中国实践中的基金组织形式;基金托管人;基金份额持有人的核心权利;信义义务;基金管理职能外包;基金交易、估值、收费、信披、赎回、终止等主要运营环节;基金管理人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等问题进行了梳理,构建了基金治理的总体框架,并认为我国基金治理的“四梁八柱”在监管层面已经建立。管理2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