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中的“犹太人问题”(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更新时间:2019-10-25 19:10:52 最新章节:后 记
书籍简介
在马克思早期思想的演变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背景和参照系,那就是青年黑格尔派思潮(Junghegelianer)。从入读柏林大学开始,他与青年黑格尔派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深受影响、融入其间再到发生歧见、反叛出来,直至与其进行彻底的思想剥离的过程。而在这一思想因缘的解构和转换过程中,“犹太人问题”是一条导火索。正是在对这一复杂的社会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论中,马克思与他的思想先贤、青年黑格尔派主将布鲁诺·鲍威尔等展开了论争,在对同一个重大问题的观照中显现出理解世界的方式的差异。本书在国内首次从德文翻译了布鲁诺·鲍威尔的《犹太人问题》《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评讨论犹太人问题的最新著述》《目前什么是批判的对象?》《对〈神圣家族〉的反批评》,以及埃德加尔·鲍威尔的《蒲鲁东》等文献,同时不仅仅限于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而是将《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相关内容也穿插进来,将在“犹太人问题”上马克思与鲍威尔之间三次交锋的文献完整地呈现出来,此外,书中还辑录了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最新论文。读者可以通过对照和辨析加强对马克思思想复杂性及其论证逻辑的理解。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7-09-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聂锦芳 李彬彬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论文集分别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领域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理论性的思考和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研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经典文献的水平和效果。政治14.5万字
- 会员马克思人学道路是于存在论的根基处开辟的,是人学史上发生的一次“存在论断裂”。马克思开辟了“直面生活”的存在论道路,“人的感性生活”构成了人成其为人的最本原的基础、最充足的根据、最后的原因。本书从存在论的视角切入,比较系统地阐释了马克思人学的存在论思想及其价值论意蕴。全书共分为十二章,分别探讨了“存在论”“实体本体论”“人学新路向”“存在论的方法论意义”“人的本质”“自由个性”“共产主义思想”等与马政治19.8万字
- 会员作者一方面立足中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特色”,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入分析;另一方面,站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本色”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与一般意义上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脉相承性和具体差异性,突出探讨了“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进而与“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衔接问题。政治69.6万字
- 会员深邃的历史感与体系化的历史观构成黑格尔哲学独有的特质。黑格尔深刻洞见了资本主义摧枯拉朽的内在力量,并立足时代特征对人类历史进行整体性反思。其在历史的本质性规定、历史发展内在规律的抽象与概括、历史研究方法论的建构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贡献。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历史观的批判与超越,根植于对人类历史实践进程的进一步具体考察与研究,完成了西方思想史上历史理论的一场变革。政治13.1万字
- 会员本书是作者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献礼之作,是作者多年来坚持学习和研究《资本论》的成果汇集、梳理和再加工以及不断增补的产物。书中涉及内容:一是《资本论》创作背景和创作历程及其研究对象与方法阐释;二是《资本论》基本原理深化研究,主要有劳动二重性是政治经济学枢纽、信用经济、虚拟资本二重性等;三是《资本论》拓展研究,主要有《资本论》脚注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竞争理论研究、《资本论》论中国、《资本论》政治25.6万字
- 会员本书运用历史分期法,梳理、概括和阐发了马克思早、中、晚期著作中的国家理论和国家治理思想,进而阐释了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架构和重要内容,尤其是马克思国家理论及其国家治理思想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机制。全书从马克思国家理论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分析如何积极推进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政治18.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