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论纲: 介入日常生活的学术
更新时间:2019-01-03 19:28:58 最新章节:代后记 哲学与日常生活
书籍简介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论纲》一文里提出的第十一条论纲,只有如下这句话:哲人们以往都仅仅是在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但关键在于,去改变这个世界。本书前两辑文字,涉及七位思想家,尽管在“思想光谱”中的位置并不一致(甚至完全对立),研究论域也迥然相异,然而他们恰恰均致力于以其学术著述来介入这个我们被抛身其内的日常世界。通过同这些思者所展开的批判性对话,本书力图展现出作为“第十一论纲”的思想实践的原初面貌。后两辑所选文字,分别为直面日常世界的观察与学术活动的现场发言。此两组文字,亦旨在反对学术“专业化”与“工业化”趋势,重新联结学术与生活,进而重新激活“第十一论纲”。是以,本书所录文字,不管采取论文、短评、访谈、札记、信笺或现场发言等形式,都有真实生命贯通其中,都是学思对日常生活的介入。
品牌:中信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5-06-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吴冠军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是2017年中国科协科普部与中国科技馆、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共同组织实施的“中国科协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项目”的成果汇编。成果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20所国内高校的50个项目,分为科普展品及衍生品、新媒体科普作品、科普活动三个部分,每个项目分别阐述了项目的起源、背景、目的和意义、过程和方法,以及项目成果、创新点和应用价值。社科23.1万字
- 会员本书是为了庆祝吉林大学建校七十周年,而由吉林大学组织编写的,用以展现吉林大学不同时期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在各自专业领域中所取得的优秀科研成果,以及纪念他们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所做出的贡献。社科28.4万字
- 会员《中国边疆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新疆智库联合主办的学术集刊。本书是第十二辑,选入有关边疆研究的论文21篇,涉及边疆治理研究、东北与北部边疆研究、西北边疆研究、海疆研究、国外研究论著译介、研究动态与学术述评等方面,希望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社科26.4万字
- 会员《珠江论丛》是由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主办的人文社科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内容有:研究人文及社会科学主要学科的理论问题、学术前沿问题;紧密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研究探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问题、发展战略问题;对外交流问题;探讨国内外各项研究领域的新动态;开展对中国哲学、历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或比较研究。社科14.3万字
- 会员《中国数字人文发展报告(第一辑)》是中国数字人文从相关概念引入至初步学科化建制的十数年发展历史的总结,全书四部十八章,从技术基础、政策支持、学术理论、多样化实践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展示了正走向成熟的中国数字人文的概貌,并聚焦发展前沿和热点问题,力求在数字人文本地化实践的基础上推动理论反思,同时在更大和更深层面上呼应国家新文科建设和“文化数字化”战略。社科36.3万字
- 会员本书主题论文涉及“互联网+”社区治理创新模式、社会组织“依附式”发展中的自主空间限度与拓展、社会组织行动推动政社关系重构、公共冲突治理与社会组织参与等研究;书评基于《全球智库:政策网络与治理》一书,探讨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立;访谈录介绍了青岛快乐沙爱心帮扶中心在推动社会柔性治理方面的探索,分析了上海乐善社区生活服务中心推动慈善超市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域外见闻介绍了全球第三部门研究会的类型与演进及韩社科15.7万字
- 会员本书以残障权利为主题,就残障人就业、残障人教育、心智障碍、残障与性别、残障与法治等议题进行深入探索。书中作者们深入“田野”,直面真实世界,综合运用社会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乃至医学、公共卫生学等学科的话语和理论,以中国签署和批准的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为圭臬,以“基于权利的发展”这个全新的残障理念与国际人权标准为指引,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学者在人权视角下开展残障研究的成果。社科19.8万字
- 会员本书是第三部系统介绍“俄罗斯学”在中国起始、发展、历程、现状的文集。本辑增加了“人物志”栏目,在这一栏目中浓墨重彩地回顾了为新中国“俄罗斯学”研究做出杰出贡献的曹靖华、姜椿芳等老前辈们的生平,以及李静杰先生50年的科研生涯。而在学科建设和科研机构这两个栏目中,重点介绍了我国对俄罗斯经济学科的研究,以及社科院外文所俄罗斯文学学科、大连外国语大学俄语学科、北师大“俄罗斯学”研究、山东大学俄语专业,社科社科13.9万字
- 会员在劳动者改善工作环境和劳动关系呼声不断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工作生活平衡应当成为评价就业质量和劳动关系的一个新的重要指标,因为它既能够反映劳动者工作场所增长性权益的发展情况,又能够通过测量工作对生活的影响更加全面地反映就业质量。本书探讨了社会、组织以及家庭生活对劳动者工作生活平衡的影响,并讨论了劳动者工作生活平衡的发展趋势和有助于实现平衡的社会政策。社科11.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