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社会:大数据与社会物理学
更新时间:2018-12-31 23:59:27 最新章节:译者后记
书籍简介
如果要在大数据领域推举出一个代表性的科学家,阿莱克斯·彭特兰是一个无法令人忽略的名字。经过数年极具开创性的研究,社会物理学这个全新科学领域的根基已足够深厚。社会物理学是关于想法流的科学,正是在想法流的帮助下,我们才得以提高集体智能,促进智慧社会的形成。通过研究数以百万计的人在智能手机、GPS设备、互联网等地方留下的“数字面包屑”,大数据的应用已成为一股无法被忽视的力量。在大数据的应用中,重要的是目睹人们实际做了什么,而不是听他们说自己做了什么。如果运用恰当的社会网络激励,我们将能够切实提高生产率,实现更高效的沟通。彭特兰的研究发现,我们可以在不知道任何信息的具体内容的情况下,只通过研究社会网络中的信息交换模式获得惊人的生产力提升和预测准确率提高。不管是家庭、公司这样的小团体,还是城市、国家这样的大团体,都可以通过对社会网络的调整,大大提高思想流,让我们用一种全新的方式看待生活本身。
译者:汪小帆 汪容
上架时间:2015-03-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建国60年来,中国社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以及社会心理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这一整体性的社会变迁也被称为社会转型。社会变迁或者转型对传统乡村生活与农民心理的冲击是革命性的。在广大中国农村,整体性社会变迁在带来乡村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嬗变与调整的同时,也深刻影响到农民的思想观念,进而改变乡村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态、治理格局和乡村结构以及社会关系。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浙江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社科18.6万字
- 会员面子被鲁迅誉为中国人的“精神纲领”,但西方人亦有“face”这样的表达,可见这种文化现象并非中国人所独有。前人研究虽基于不同学科背景,但都囿于“互动情境”中来阐释面子本质,而人际互动过程中,交际双方站在各自立场,出于不同行为动机完全可能对面子内涵有不同理解。本书试图秉承哲学与语言学的交叉研究,彻底跳出“面子在互动中产生”的旧思维定势,摈弃先前面子理论研究的对象化倾向,在理论层面厘清目前中外面子研究社科13.5万字
- 会员本书关注美国印第安契卡索(Chickasaw)族作家琳达·霍根(LindaHogan)的小说作品,以生态主题为基调,结合“关系理论”“环境伦理”“生态心理学”“后殖民生态批评”等理论,从人类与人类、人类与地方、人类与动物、人类与传统的维度对霍根小说进行多层次的综合性研究,凸显霍根小说中人类从非人类的生命形式中重新审视和界定自我身份的主题,期待美国印第安民族独特的自然生态观、宇宙时空观、灵性文化观社科13.3万字
- 会员全书通过翔实而丰富的史料分析与考辨,对西晋士人进行了整体和个案的研究。既有对士人思想行为和心路历程的揭示,也有对士人文学作品的考察;既论及时代风气的共性影响,也注重士人的个体素养。全书旨归一处,即从儒家文化传承的视角,全面客观地评判西晋士人的是非功过,指出衰世中士人的文化自觉正是儒家文化得以代代相传的内在动因。并借此表明西晋士人传承儒家文化的意义,无论是盛世还是衰世,儒家文化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社科30.4万字
- 会员随着国家对“夜经济”的高度重视以及人们对夜生活品质需求的日益增长,夜间城市活力成为各大城市决策者和学术界所关注的重要话题。2018年11月6日天津市政府发布《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在聚焦“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打造“夜津城”、大幅提升城市开放活跃度的政策方针指引下,天津的夜间城市活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2022年8月5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报告(202社科6.7万字
- 会员西方现代在哲学上是方法论的时代,相应地,在文论上就是批评论的时代。西方现代哲学和文论中关于语言的研究,也主要是哲学方法论和文学批评论的研究,其合理性较多;其中也有关于语言的哲学本体论和文学本质论的研究,但不是主要的,也没有多少合理性。西方现代哲学的价值主要不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而在方法论上。相应地,西方现代文论的价值主要不在本质论和创作论上,而在批评论上。如此肯定西方现代哲学方法论和文学枇评论的价社科35.1万字
- 会员本书立足史料发掘和文本细读,综合运用传播学、叙事学、文化研究等多种理论和方法,通过还原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66)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语境,考察分析该时期作家为了建立起个人与历史发展,个体与人民(无产阶级、工农兵)的密切关联,在第一次文代会人民文艺精神指引下,以人民认同为基础,以具有强烈社会象征行为的基本话语实践活动—文学创作(知识分子叙事)为媒介,进行人民文艺实践和建构,以实现自身成为无产社科14.4万字
- 会员本书梳理了残障研究的学术脉络,并对残障群体的新媒体实践进行了全方位考察,有助于了解残障群体的社会融合情况及障碍,建构具有实践性、针对性的推动残障群体社会融合的策略体系,对进一步建构具有公平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和谐社会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全书根据研究主题,分为“数字社会融入”“社交媒体展演”“互联网慈善公益”三大部分,每部分包含三个章节的专题研究。社科20.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