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安身立命:大时代中的知识人
版权信息
自序
知识分子的世代交替
知识分子的阶级与出身
知识分子的文化惯习
上篇 特写
第一编 在中西新旧之间
曾国藩:中国式的入世禁欲
张之洞:生于末世的一代儒臣
黄远生:忏悔中的精神升华
杜亚泉:“旧派中的新派”在五四前后的命运
梁漱溟:最后一个儒家
第二编 知识与心灵的世界
胡适:好政府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乌托邦
周作人:现代隐士的一幕悲剧
林语堂:战士、名士与隐士
林同济:紧张而丰富的心灵
第三编 知识分子与权力体制
陈布雷:“道”与“势”之间的挣扎
丁文江:出山不比在山清
翁文灏:一个科学家的错位
蒋廷黻:瓷器店中的猛牛
叶公超:误入宦途侯门深
第四编 激情、豪气与虚无
沈从文:做志士还是绅士?
巴金:永远的安那其主义者
傅斯年:一代豪杰傅大炮
汪精卫:虚无主义的任性牺牲
第五编 思想的自我改造
金岳霖:走出阁楼之后
朱自清:从象牙塔到十字街头
闻一多:激情的归途
吴晗:可怜一觉开封梦
第六编 世纪末的知识分子
张中晓:思想史上的又一位先知
顾城:在诗意与残忍之间
史铁生:另一种理想主义
王小波:他思故他在
王元化:“我是十九世纪之子”
下篇 群像
第一编 知识分子的宏观图景
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人格的历史考察
入世与出世 ——进退维谷的两难困境
外圆与内方 ——现代知识分子的双重人格
超然与介入 ——东西方知识分子比较与其他
“少数人的责任” ——知识分子的士大夫意识
第二编 知识分子与中国社会
重建社会重心 ——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社会
都市空间视野中的知识分子
帝都与魔都:现代中国的城市知识分子(1900—1937年)
20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
附录
在刺猬与狐狸之间 ——我的知识分子研究之路
后记
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版权信息
导论 家国天下与自我认同
上编 从古代“中国”到现代国家认同
第一章 多元脉络中的“中国”
一、天下与夷夏
二、没有国族认同,只有王朝认同
三、边疆民族帝国的治理智慧
四、天下体系与列国体制
第二章 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
一、族群、民族与国族
二、汉民族认同不等同于中华民族认同
三、近代“国族”的重新发现
第三章 现代中国的天下与夷夏之变异
一、古代中国的天下主义与夷夏之辨
二、夷夏之辨向种族论的蜕变
三、文明论:逆向的天下主义
第四章 近代民族主义思潮中的国家认同
一、民族国家的两种共同体
二、晚清的民族主义建构
三、自由主义内部的分野
四、国民/国家一体化的民族主义
第五章 两种国家认同:共和爱国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
一、“去民族性”的民族主义
二、什么是民族国家的文化本位?
三、民族文化本位的民族主义
四、政治认同,抑或文化认同?
中编 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
第六章 民国初年的国家建构:权力还是权威?
一、新国家的未来根基:晚清革命派与立宪派的分歧
二、一场由新政诱发的革命
三、民初以权力为重心的国家建构
四、民初为何立宪失败?
第七章 “魏玛时期”的国家建构与代表性危机
一、如何实现公意?
二、私意无法聚合为公意?
三、国家能够代表公意?
四、人民直接呈现公意?
第八章 国家建构的基础:富强还是文明?
一、文明主义与国家主义之间的紧张
二、国本与国性问题的提出
三、五四时代的文明自觉
第九章 国家富强背后的进化论
一、从礼的秩序到力的秩序
二、力本论中的竞争与强权
三、浮士德精神与能者生存
四、五四时代之大转变
第十章 国家建构的正当性来源
一、正当性的三种历史类型
二、从天德正当性到历史正当性
三、从公共善到个人的自由与权利
四、从公理、良知到公意
五、正当性基础:民主抑或立宪?
第十一章 新儒家的治国方案
一、新儒家思潮的浮现与内部分野
二、历史上的士大夫与君主共治
三、一种残缺的礼治型宪政
下编 个人、地方与天下认同
第十二章 现代中国的个人认同
一、古代中国个人的思想传统
二、五四时期的个人主义
三、大我与小我
四、大我是如何解体的?
第十三章 国家建构中的地方认同
一、历史上的地方、国家与士大夫
二、晚清的朝廷与地方士绅
三、辛亥之后,中央完败于地方
四、乱世之中的“土豪”与“游士”
第十四章 五四:世界主义情怀的爱国运动
一、晚清的“世界的国家”
二、民初的“世界主义的国家”
三、五四时期国家认同背后的世界主义理想
第十五章 新天下主义与中国的内外秩序
一、“天下主义”的普世性价值
二、去中心、去等级化的新普遍性
三、天下的内部秩序:多元一体的国家治理
四、天下的外部秩序:超越民族国家主权观念
五、东亚命运共同体如何可能
参考文献
后记
有为有守: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
版权信息
初版序言(2008)
一、都市空间网络
二、管理型公共领域与批判型公共领域
三、都市知识分子的特征
四、知识分子共同体与公共交往
第一章 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
一、从“士绅社会”到“知识人社会”
二、“知识人社会”的公共网络:学校、社团与传媒
三、为何重建社会重心失败?
第二章 士人、城市与权力:清末沪上知识分子的交往网络
一、日常生活与权力:清末知识分子交往的私谊网络
1.入上海——初到沪的士人们
2.居上海——多重的日常生活世界
二、认同与权力:清末知识分子交往的会社网络
1.三种联结方式——会社之形成
2.借助公共空间——会社之活动
三、政治变迁与权力:清末知识分子交往的集会网络
1.清末上海的集会
2.集会的发动、组织
3.集会的影响
四、印刷与权力:清末知识分子交往的传播网络
1.清末上海的印刷媒介
2.上海的传播网络
3.印刷媒介中的交往:以梁启超为例
第三章 岂有文章惊天下:五四时期京沪知识分子的公共生活
一、从上海到北京:《新青年》知识群体与北京大学
1.陈独秀与《新青年》的作者们
2.一校一刊的结合
3.《新青年》知识群体的交往世界
4.代际合作:《新青年》知识群体与新潮社
二、从政团到社团:《改造》派知识群体的凝聚与介入
1.“忏悔中的新生”:研究系和《改造》杂志的创刊
2.《改造》杂志的作者群
3.交往网络与知识群体的重构
4.介入五四:文化空间的营造
第四章 分歧与底线:1920年代知识分子的交往网络
一、1920年代前中期知识分子的交往网络
1.“新青年”的分化
2.北京知识分子的交往网络
3.上海、厦门、广州知识分子的交往网络
二、1920年代后期上海知识分子的交往网络
1.知识分子的“内战”
2.胡适的交往网络
3.鲁迅的交往网络
4.创造社和太阳社的交往网络
第五章 疏离与融合:1930年代的知识分子与上海地方社会
一、“左联”知识分子:居无定所的漂泊者
1.“左联”知识分子的汇聚
2.夹缝中生存的批判声音
3.地下状态的活动空间
二、“开明书店派”知识分子:植根上海社会的文化移民
1.“开明书店派”知识分子的汇聚
2.占有资源、舆论空间和受众
三、上海地方名流:跻身城市精英的另类知识分子
1.学缘和地缘
2.活动舞台和表达空间
3.地方社会的精英
第六章 十字街头的象牙塔:1930年代北平知识分子的交往世界
一、胡适派学人群与北平自由知识分子的交往网络
1.《独立评论》社与议政性公共空间的建构
2.北大、清华与学院性公共网络的形成
二、传统、现代交往的双重面相与京派文人的交游网络
1.苦雨斋的周作人与“十字街头的塔”
2.林徽因与“太太的客厅”网络
三、《大公报》与北平知识群体的媒介网络
1.《星期论文》知识群体与《大公报》的文化权力网络
2.《大公报·文艺副刊》与文学公共领域
第七章 地缘、学缘与惯习: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知识分子共同体
一、联大的公共空间
1.社团
2.同人报刊
3.民主广场
4.茶馆
5.文林堂
6.树勋巷五号
7.金鸡巷沙龙
二、联大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与自我认同
1.学术上的探究
2.知识分子的公共议政
3.参政的尝试
第八章 重建社会重心:战后知识分子的同人群体
一、储安平与《观察》群体
1.储安平与《观察》
2.储安平与《观察》群体
3.想象的共同体
二、《时与文》群体
1.《时与文》的负责人
2.“社务委员会”与《时与文》群体
3.《时与文》群体与“上海大学教授联谊会”
4.《时与文》群体与上海社会各界
5.《时与文》群体与《观察》群体
三、胡适与《独立时论》群体
1.胡适与“独立时论社”的成立
2.胡适与《独立时论》群体
3.《独立时论》群体与北京大学
四、吴景超与《新路》群体
1.吴景超与《新路》创刊
2.吴景超与《新路》群体
3.《新路》群体与清华大学
4.《新路》与“中国社会经济研究会”
5.《新路》群体与《独立时论》群体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附表4
附表5
附表6
附表7
附表8
附表9
附表10
参考文献
一、专著
二、编著
三、译著
四、外文著作
五、报刊/馆藏资料
六、论文/文章
再版后记
更新时间:2024-07-30 11: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