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以多学科理论和技术为支撑,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贯穿系统化分层思路。阐述了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巨系统的要素、特征、功能,子系统间的耦合关系、耦合原则、耦合效应和耦合模式。认为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由人口、环境、科技、信息、制度等要素组成,人口是耦合的主体,环境是耦合的基础,科技与信息是耦合的重要中介和桥梁,制度是耦合的催化剂区域20.1万字3万人气
- 会员《2024年重庆经济展望》是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经过深入仔细的调研分析,对2023年重庆经济运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且通过区县信息系统等交流渠道,邀请市内部分中心城市和经济开发区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组织市内外有关经济专家和学者展开研讨,将成果结集出版。本书是社会各界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把握重庆市宏观经济运行趋势和行业发展动态的重要载体和窗口,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本书整体结区域59.9万字3万人气
- 会员该书稿首次对京津冀及其河北沿海地区的区域经济空间分异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我国新区建设的着眼点在于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观点。所用方法:以学习型区域理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为依据,以京津冀技术差距、经济差距为切入点,综合剖析与回归检验技术创新投入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并用全国31个省市空间面板数据验证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据此提出了如何更好、加速实现京津冀跨越式协同发展的对策。区域30.5万字3万人气
- 会员本书重在探讨中国城市的发展路径,从全球化视角提出新两型城市的发展路径——创新型和服务型城市发展目标,并提出我国的“国家中心城市”、“门户城市”等发展概念,同时以江苏发展为例,描述了科技创业和服务业对城市转型与发展的重要意义,直击实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区域17.2万字2.9万人气
- 会员长江经济带发展作为我国三大重点区域发展战略之一,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谋划我国经济新棋局的重大战略决策。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群联动发展,对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以长江经济带内的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滇中、黔中五大城市群联动发展为研究主题,围绕生态、港口、要素和产业四大方面,探索打破行政区划约束,促进各城市群之间、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错位发展,形成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港口设区域25.6万字2.9万人气
- 会员本书是依托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公开的资料和我们长期从事农村工作亲身经历的大事要事记载,以农业系统各部门的资料和与农村发展相关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以及报刊资料写的书籍。区域22万字2.9万人气
- 会员本书以区域协调发展与新常态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为主题,分为总报告、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总报告包括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与新动向、中国区域经济的趋势展望与区域协调发展等内容;理论部分包括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现状与研究意义、体制机制研究、战略思路和未来展望等内容;实践部分包括四大板块、“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各大城市群、高铁的协同效应研究等内容。本书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区域协调区域19.3万字2.9万人气
- 会员2019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主旨讲话精神,成立中国非洲研究院,旨在同非洲各国深化文明互鉴,加强治国理政和发展经验交流,为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共同建设面向未来的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携手构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习近平主席在致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贺信中指出,希望中国非洲研究院汇聚中非学术智库资源,增进中非人民区域7.8万字2.9万人气
- 会员在气候变化国际治理体系中,中国日益成为“领导者”。特别是2020年,最高层正式宣布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需要中方付出艰苦努力。有关碳中和,不只事关子孙后代的环境问题,也是关系未来竞争的产业问题。在中国,从《京都议定书》开始,一大批绿色创业者脱颖而出。本期,我们集结了部分代表性企业,它们确立了中国在光伏的领区域8万字2.9万人气
- 会员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我国新时期与一路一带、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列的三大国家发展战略之一。而城市在长江经济带占据着核心战略地位,城市协同发展能力直接关系到长江经济带建设目标的实现。为此,本报告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增长极、可持续发展理论,由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交流服务、生态保护四大领域16个指标构成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统计数据以及Stata、SPS区域5.8万字2.8万人气
- 会员本书主要对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自2018年建立以来,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经验、模式等进行梳理分析和系统总结,为关心、支持珠三角地区和广东省发展的社会各界提供示范区建设的实情概貌,为政府部门深化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构建完善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态体系提供决策参考,也为行业人员开展珠三角地区的专项研究提供材料及数据支撑。本书最大的创新点是根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的区域16.3万字2.8万人气
- 会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作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本书主要运用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阐述构建新发展格局理论创新发展的基础上,探讨广西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本书认为,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对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站在高质量发展的全局,强化创新驱动战区域19.8万字2.8万人气
- 会员车茂娟著的《新常态下四川经济转型发展研究》在对新常态和经济转型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新常态下四川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判,从产业结构、劳动力供需结构、投资结构、居民消费结构、区域结构等方面对新常态下四川经济转型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对新常态下的新动能进行了探索,希望为新常态下四川寻找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一定的参考。区域10.1万字2.8万人气
- 会员在中国发展昂首步入新时代的宏大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蓝图正化为脚步坚实的行动,愿景正变成风生水起的现实——从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到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从探索科技创新合作到谋划构建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迈开了打造国际一流湾区的步伐,生动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一国两制”新实践的勃勃生机。区域14.1万字2.8万人气
- 免费本书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从不同维度深入探讨供给侧改革与上海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聚焦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构建,研究了新形势下进一步提升上海自贸试验区开放度、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系统集成、自由贸易区税收政策创新的目标定位、上海自贸试验区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上海自贸试验区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联动机制等问题;围绕上海城市创新视角,探讨了上海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现状、新时代下上海高端制造业发展、上区域18.4万字2.8万人气
- 会员过去的一年,汽车业已面目全非。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在持续演进,更复杂的变局还在后头。汽车正日渐从一个离散的出行工具,转向一个集中控制的网络系统,以自动驾驶技术为代表的智能计算基础平台成为竞争焦点。比如,中国L2级自动驾驶的渗透率已达到15%。车辆的硬件收入占比降低,软件和服务的收入占比有望大幅增加,车企的商业模式,由纯粹地卖产品转向售卖解决方案和服务,从一锤子买卖转变为可持续的合作关系。大变骤至,百年区域8.5万字2.7万人气
- 会员本书收录了80余篇文章,以“亲历、亲见、亲闻”的方式回顾和展示了作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大连市三十年来的改革发展步伐。用“起锚”、“扬帆”、“犁浪”和“远航”四个篇章来阶段性地讲述大连的发展。这些篇目客观、真实、生动地展现了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刮起的开放之风是怎样吹遍了全市大地的,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连经历的沧桑巨变,见证大连创造的辉煌。区域39.1万字2.7万人气